足少陰腎經,簡稱腎經,十二經脈之一。本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飢不欲食,面色發黑,喘息氣逆,咳唾有血,目花,心悸,驚恐;口舌乾燥,咽喉腫痛,心煩心痛,黃疸腸澼,脊柱、大腿內後廉痛,下肢肌肉萎縮,足底灼熱疼痛等。
足少陰腎經循行
足少陰腎經靈樞解釋足少陰腎經循行部位起於足小趾下面,斜行於足心(湧泉穴)出行於舟骨粗隆之下,沿內踝後緣,分出進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內側後緣,至膕內側,上股內側後緣入脊內(長強穴),穿過脊柱,屬腎,絡膀胱。本經脈直行於腹腔內,從腎上行,穿過肝和膈肌,進入肺,沿喉嚨,到舌根兩旁。本經脈一分支從肺中分出,絡心,注於胸中,交於手厥陰心包經(見圖)。
《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端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本經自足小趾的下邊起始,斜行到足掌心中(湧泉),出行到然骨(舟骨粗隆)的下面,沿著內踝後方,分布在足跟中,由此向上在三陰交處與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相會,然後行至腓腸肌內,淺出膕窩內側(陰谷),沿大腿內側後邊向上,穿過脊柱,屬於腎臟,聯絡膀胱。它直行的主幹,從腎臟出來,向上穿過肝臟和膈肌,進入肺部,沿著氣管喉嚨,到舌根兩側。它的支脈。從肺臟出來,聯絡心,流注到胸中,脈氣由此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