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Menu

有「歲」就無「眠」?原因與後果

作者: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
一般人對於老化難免存有某些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顯例之一即為網路上流傳已久的一則繞口令(以閩南語發音):「站咧無元氣,坐咧就哈戲,倒咧睏抹去,食飽多放屁,無食愛生氣,見講講過去,現講現忘記,出門無地去,要死無勇氣,祗好活下去。」其中「坐咧就哈戲,倒咧睏抹去」指的就是一旦上了年紀,睡眠品質往往跟著惡化。然而,是否真如庶民智慧所言,老化的過程一定免不了睡眠障眠的產生?而睡眠困擾與年長者的身心福祉是否又有任何關聯?
過去已有文獻指出,錯誤摺疊的蛋白質會形成類澱粉前驅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s, APP),其裂解產物(fragments)因不正常聚集累積所形成的腦斑塊(brain plaque)也已證實與神經退化疾病有關。為了找出類澱粉斑塊中最具代表性的生物標記,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在已經顯現出阿茲海默症病徵的實驗參與者身上,其脊髓液(spinal fluid)中類澱粉乙形蛋白三聚體(amyloid-beta (Aβ) trimers)和類澱粉乙形蛋白*56(Aβ*56)的含量,遠多於未出現病徵的年長者或較年輕的實驗參與者。此外,以上兩種類澱粉蛋白的含量也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提高(Handoko et al., 2013)。
更重要的是,睡眠品質不佳或睡眠時間不足的中老年人身上也發現較多類澱粉蛋白所構成的腦斑塊。(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以睡眠腕動記錄儀(actigraphy)測量一群介於45到75歲之間的實驗參與者的睡眠品質達兩個禮拜之久。研究者發現,睡眠品質愈差的參與者(例如:實際入睡時間與躺在床上的時間之比值較小、入睡後覺醒的時間較長、一週內日間打盹超過三天以上),類澱粉乙形蛋白的沈積愈多(Duntley et al. 2013)。無獨有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衛學院的研究者們經由結構式訪問,取得共70人、平均76歲的實驗參與者一個月的平均睡眠時間,由多至少將之分為4組(7小時以上;6-7小時;5-6小時;5小時以下),在控制潛在的干擾因子、甚至移除4位已有輕微認知障礙的參與者後,研究者仍然發現,較少的睡眠時間和較多的類澱粉乙形蛋白沈積具有關聯(Spira et al., in press)。儘管睡眠異常與阿茲海默症之間的因果關係尚未完全確定,但年長者的睡眠困擾與阿茲海默症的前臨床症狀(類澱粉乙形蛋白沈積)兩者之間具有相關,則殆無疑義。
睡眠麻煩與阿茲海默症之所以會產生關聯,可能存在至少兩種解釋機制。其一可從睡眠本身的功能來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研究中心團隊透過老鼠實驗發現,一旦熟睡之後,腦中細胞可縮小至多60%,因而更有利於腦脊髓液流進大腦組織,並將腦中的各種廢物與毒素,當然也包括可能會導致阿茲海默症的類澱粉乙形蛋白,排入循環系統,最後進入肝臟解毒。研究團隊將此種腦部的大掃除活動稱為膠狀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並發現其在睡眠時的運作和在清醒時相比,功效相差將近10倍(Xie et al., 2013)。
其次,睡眠失調與阿茲海默症的關係也可能建立在安眠藥的長期使用之上。臨床上常使用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的藥物來治療焦慮症與睡眠疾患,過去針對苯二氮平類的藥物與失智症之間的關係已有不少研究,但結果並不一致。去年發表的一項以大規模人群為基礎的貫時性研究,追蹤1,063名65歲以上、平均年齡78.2歲的法國人達15年之久。為排除反向因果的可能,實驗參與者在進入研究之前皆未患有失智症,也不曾使用過苯二氮平類藥物。研究結果發現,即使在控制憂鬱症狀之後,苯二氮平類藥物使用者與非使用者相比,前者在15年間具有顯著較高的失智症發生率。巢氏病例對照(Nested case-control)分析則進一步指出,一旦使用過苯二氮平類藥物,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將提高50%,研究者因而呼籲對於苯二氮平類藥物必須更加謹慎,尤其要避免長期服用(Billioti et al., 2012)。
最後,近來一項針對台灣北部65歲以上的年長者所進行的橫斷面(cross-sectional)研究顯示(Tsou, 2013),失眠的盛行率頗高,而且女大於男(63.3% vs. 36.7%)。有趣的是,和過往不少文獻相似,此一研究發現,年長者的高失眠盛行率並非老化過程本身的原罪;相較之下,生理的病痛、因慢性病長期用藥、心理疾患、居住狀態與自覺安適感等等對於失眠的形成具有更大的影響。另外,儘管對於失眠的非藥物治療已見成效(如睡眠限制治療、鬆弛治療、認知治療),但也有證據顯示,台灣的年長者在苯二氮平類藥物的使用上稍嫌氾濫,並未完全符合用藥規定,因此似有必要對於臨床醫師多加宣導「非藥物治療」優先的觀念(Chu & Chen, 2013)。

天生絕配!綠茶+檸檬=消除脂肪

大家都知道全麥吐司、菠菜、蘑菇、花椰菜、檸檬、草莓、綠茶、芥末醬,這幾樣食物很健康,但絕對想不到它們也有天生一對的絕配,兩兩加在一起,可發揮神奇力量,讓你我簡單吃東西就能更健康!

1. 綠茶+檸檬=消除脂肪
綠茶具有兒茶素,這種抗氧化物能快速燃燒脂肪。加一點檸檬汁則更能加強減肥效果。研究顯示,檸檬的維生素C能幫助人體吸收3倍的兒茶素。從今天開始,你可放心喝翡翠檸檬或檸檬霸了,但記得一定要減糖。
2. 草莓+全麥吐司=補充元氣
全穀類麵包含有能防止疲勞的鐵質。營養學專家Stephanie指出,如果缺少鐵質你的血液就無法攜帶補充活力的氧氣,使你整天昏昏沈沈。而草莓中的維生素C可將鐵質由不可溶的營養素轉換成可溶,就更方便血液輸送了。
3.蘑菇+菠菜=強健骨骼
蘑菇是少數具有維生素D的食物,而菠菜則含有豐富鈣質。紐約的Jackie醫師指出,人體需要有維生素D轉化合成為骨化三醇(calcitriol),這種荷爾蒙可強化骨骼的鈣質吸收,強化骨質。人體最早從25歲開始就會流失鈣質,請現在就開始存骨本吧!

4.花椰菜+芥末醬=抗癌聖品
伊利諾州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吃花椰菜時蘸一點辛辣佐料,像是黃芥末或綠芥末醬,可使這種蔬菜抗癌效果提高一倍。辛辣食品中的黑芥子酶(myrosinase)能促進花椰菜釋放蘿蔔硫素(sulforaphane),這是公認的抗癌成份。為清淡的蔬菜來點刺激的味道吧!

免挨餓,也能吃出好身材!

來源:三采文化 
作者:鄭多蓮

單靠意志力的瘦身行動持續不了多久。
因此,我認為瘦身的成功與否
其實跟痛苦相伴的嚴格飲食限制無關。
如果妳想瘦得漂亮並不是不吃,而是要吃對。
聰明的飲食,才能成功瘦身而不用擔心「溜溜球效應」,
時間再久都不會失敗。


01 少量!多餐!
大部份的人都是一天吃三餐。即使肚子還不餓,時間到了就按時用餐,這是因為人們認為一天用餐三次是正確的習慣。然而,這種習慣正是造成肥胖的元凶。其實我們不需要受「三餐」這數字的限制。瘦身的過程中,做好不受用餐次數的侷限、免於挨餓的飲食管理是很重要的。所以,瘦身期間不妨改為一天分成6~8次的少量多餐方式。此外,不分正餐或點心,只要是吃東西就算是一餐。

02 不必戰戰競競計算卡路里!
充分攝取身體需要的養分,比斤斤計較熱量來得更重要。勤加補充瘦身輔助食品或是每一餐都計算熱量的飲食方式,反而會造成壓力妨礙瘦身計劃的落實。與其減的這麼辛苦,妳更需要的是少量多餐,並且充分攝取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纖維質、維他命等均衡的營養。

03 少用調味料,享用食材本身的天然美味!
又辣又鹹的重口味食物會讓妳吃得更多,最好養成口味清淡的習慣。只要懂得善用香草類植物或是辛香料,即使沒有重度刺激性的調味,一樣能夠滿足妳的味蕾。

04 遠離3種白色食品!
白麵粉、白糖、白米飯這三種都是過度精緻化的食品,營養成分幾乎都被去除,只剩下高度的熱量。請以玄米飯或五穀飯取代白飯,用全榖麵包取代白麵包,用寡糖、蜂蜜、天然糖分等取代白糖。

05 天黑之後禁止攝取碳水化合物!
太陽下山之後應該停止攝取碳水化合物(榖類)。要記得碳水化合物主要提供身體所需能量。攝取碳水化合物之後如果不運動,就無法轉換成能量,只會變成脂肪囤積在體內。那麼晚上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就無可避免的變成可怕的體脂肪了。因此,必須遵守的飲食第1條誡律就是,晚上不可以攝取碳水化合物。

06 多攝取各色的天然食物!
想要維持美好的身材,又想要留住青春,最好攝取抗氧化作用十分顯著的各色食物。假使妳覺得很難記清楚哪一種食材具有什麼樣的成分,那就讓自己習慣於攝取各種顏色的食材。紅色的番茄、黃色的南瓜、綠色的青花菜、紫色的茄子、黑色的黑豆、白色的高麗菜,依循這種方式來均衡飲食即可。

07 與其計較份量,不如在意吃的順序!
一旦決心要開始減肥了,妳的第一個行動是什麼呢?人們多半都是以節食或是斷食作為瘦身的第一步。但是,比起計較吃的份量,只要改變吃的順序,身體的吸收程度就大不相同。中午之前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食用份量,下午3~4點之後要增加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的份量來取代碳水化合物。晚餐時段不妨採用以水果或是蔬菜為主的菜單,這樣就能免於挨餓的痛苦了。妳可以吃得聰明,而不是一味的挨餓。

08 忍受飢餓的瘦身方式是通往復胖體質的「高速公路」!
常聽到許多在短時間內成功瘦身的人,在中斷瘦身之後,過一段時間又復胖的例子。這些人的共通點是急速地減少食量或是乾脆不進食,不充分攝取食物的結果是面臨「溜溜球效應」,甚至成為容易發胖的體質。持續不進食的瘦身方式,會造成身體的代謝越來越差,最後反而會變成容易發胖的體質。然後,落得「不吃也發胖」的下場。

09 晚上就寢前三小時結束最後的用餐!
晚上太晚用餐,吃進去的食物就會直接轉為脂肪堆積在體內。這樣產生的脂肪特別容易累積在腹部,所以經常太晚用餐的人有很多都是腹部肥胖。晚餐最好是在就寢之前3~4小時內結束,或是最晚7點要結束晚餐。

10 星期天是Free Day!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過度的節制或是限制飲食的瘦身計劃,可能剛開始就看得到效果,但是很容易因為不開心而造成心理壓力或是導致暴飲暴食。這樣的結果,不外乎是無法持續下去而宣告失敗。如果一個星期下來該做的運動都有做、飲食都有控制,那麼至少把星期天這一天定為休息日,想怎麼吃就怎麼吃,既不會累積心理壓力又可以吃得安心。然後,隔天再繼續運動控制飲食就行了。因為不是每天都這樣放縱自己,所以不用擔心會因此而影響減肥成果。


文章出處:《塑身女皇鄭多蓮D21局部塑身:首度公開!不用開DVD,翻開書跟著做,簡單輕鬆瘦》
文章來源:三采文化http://www.suncolor.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