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Menu

綠豆 排毒、去脂、抗塑第1猛將

  
最近由於塑化劑風暴,高纖、解毒又符合炎夏節令的綠豆,更加受到大家的重視!小小綠豆,營養價值卻超高,根據分析,綠豆中的蛋白質比雞肉多,鈣是雞肉的7倍、鐵是雞肉的4.5倍...並有豐富的維生素C、B群、胡蘿蔔素等。
以中醫來說,綠豆味甘寒,能入心、胃兩經,具有清熱消暑、清血利尿、明目降壓等功效,是不可多得的「濟世良穀」。

綠豆2大驚人排毒效果

1.排毒、美肌、抗過敏
夏天汗如雨下,電解質容易失衡,引起中暑,現在你不必再喝加了起雲劑的運動飲料了,綠豆就能平衡電解質,除溼利尿,讓暑意全消。富含高纖、又能快速解毒的綠豆,也是抗塑毒的最強猛將。
容易口角長瘡、潰爛,易長痘痘、常有過敏現象的人,多吃綠豆,很快就可得到改善,回復潤澤肌膚。

2.降脂、清血、降血壓
血脂肪、膽固醇過高,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更會造成肥胖。
綠豆所富含的皂素、纖維素、球蛋白...能清血、降血脂、血壓及膽固醇,有效改善肥胖症候群。

綠豆健康吃法重點教戰

所有食物的攝取都應該以中庸為原則,綠豆也是每天1-2碗即可,否則都會適得其反。綠豆仁較甘平,能補氣安神,潤澤肌膚作用較強,身體虛寒的人可以食用。綠豆皮則甘寒,能清熱解毒,除溼利尿,消暑解渴作用強,但身體虛寒的人不可單獨食用。
一般體質的人應該綠豆仁、綠豆皮一起吃,而且不要貪涼吃太冰的綠豆湯,反而傷體質。如果煮成甜點,也不可加太多的糖,以免變成酸性食物,對身體反而造成負面影響。

誰不適合多吃綠豆?



綠豆性味甘寒,常拉肚子、慢性胃腸炎、肝炎等脾胃虛弱的人,或甲狀腺機能低下者,不可常吃綠豆。


一般豆類食物含有棉子糖(raffinose)及水蘇糖(stachyose)容易引起飽脹,但綠豆所含這些成份是最少的。每100g的綠豆水蘇糖平均含
量為1.01g,而每100g大豆則含有1.25g以上,因此綠豆較容易消化,不易引起脹氣。容易脹氣的人,可酌量食用。

巧妙搭配溫性食材
綠豆能入心、胃兩經,具有清熱消暑、清血利尿、明目降壓的功效,但食性寒涼。體質寒虛的人不妨試試將綠豆加上溫性的南瓜,煮成甜湯、或是加鹽成為鹹湯都很美味。如果想當正餐的湯品,也可以用排骨高湯做湯底,加上蔥薑,再加綠豆與南瓜燉30分鐘,當令好湯即可上桌囉!

綠豆南瓜湯 (4-5人份)
材料:綠豆200g、南瓜200g、冰糖或鹽少許
作法:
1.綠豆洗淨泡30分鐘,南瓜去皮、去囊切小塊。
2.鍋內加水800c.c.,煮沸後,先放進綠豆煮10分鐘。
3.再煮沸後加南瓜塊,以小火煮至熟爛,加鹽或冰糖調味即可。
綠豆芽為減肥最優選

綠豆發芽過程中,部分蛋白質可分解為氨基酸、天門冬氨酸、丙氨酸、
亮氨酸等氨基酸,且含量顯著增加,可達綠豆原來含量的7倍之多。而維生素C、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也增加2-10倍以上,再加上每100g只有33
卡,熱量超低,是最優的減肥食物之一。
綠豆芽無需施肥,自己DIY簡單且安全衛生。取容器體積的1/16至1/10的綠豆,清洗後浸約10小時,然後將水瀝乾,之後每天過水1-2次,6天即可
食用。
綠豆芽最好的烹調方式以快炒最佳,因短時間旺火快炒的綠豆芽,水和其他的營養成份較不易溶出,而炒時若能再加點醋,既可使的蛋白質凝固,又可讓維生素減少損失,還可除去豆腥味呢!


 摘自 Vita 纖活誌2011年7月號
更多精彩內容 請見 Vita 纖活誌 或上 bdodo.com
文章引用 http://tw.fashion.yahoo.com/article/url/d/a/110727/59/15jj.html?pg=1

六星集跨「足」兩岸大賺觀光財

http://tw.myblog.yahoo.com/jw!z1hqUIqZFRlDBKntAtKT.XJIAw--/article?mid=9432
<h2>六星集跨「足」兩岸 大賺觀光財 </h2>



分類:零售動態

2010/05/26 07:39






<h5 title="&#x005206;&#x004eab;&#x0051fa;&#x0053bb;">分享</h5>

Facebook
Plurk
YAHOO!









六星集跨「足」兩岸大賺觀光財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來台旅遊觀光客年年增加,觀光周邊產業的營收也屢創新高。看好亞洲觀光產業前景,國內最大足體養身品牌「六星集足體養生會館」也決定擴大經營規模,將透過「自營」和「內部加盟」兩個模式,以每年成立展店兩家的速度,在兩岸展開拓點計畫。


拜觀光客大舉來台之賜,不到五年時間,六星集足體養生會館由單家店擴充至五家店,年營收也從原本6,000萬元,至去年已達3.3億元,大約成長了六倍,在國內足體養身市場創造了一項新紀錄。今年,六星集足體養生會館再跨入民宿市場,仿峇里島的SPA中心,在新竹寶山打造了融合住宿及SPA功能的villa spa


六星集足體養生會館總經理江慶鐘表示,足體養身師培訓不易,為了維持服務品質,,六星集足體養生會館不接低價的旅行團,只接自由行客人,及大陸高階參訪團及日韓及港澳客人。目前,六星集足體養生會館3.3億元營收中,觀光客約占15%,大約4,000多萬元,隨著自由行觀光客人數增加,預估未來可達三成。


就東南亞發展觀光的經驗,「按摩」和「美食」是發展觀光不可缺少的兩項元素,如同人類不能缺少空氣和水一般。隨著觀光客人數倍數成長,使得國內興起了一股興建平價旅館風潮,若以國外的經驗來分析,一家觀光飯店附近,至少需要一至二家的按摩會館,才能滿足觀光客需求。


江慶鐘指出,足體養身產業因為人才培訓不易,六星集花了五年時間,才開四家店,及一家度假型villa spa。目前,六星集已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再加上民俗推拿師大量轉戰足體養身產業,帶動人力供給面增加,從今年開始,六星集將以一年至少開出兩家店速度,在台灣及大陸兩地大舉拓點。



慶鐘預計,今年底前,六星集足體養會館將在新莊,或南港兩地擇一,興建一個占地千坪以上的旗艦店及訓練教室。至於大陸部份,江慶鐘認為,大陸足體養身按摩
產業雖然很多,但在服務品質及氣氛營造上,和台灣還有一段差距,在當地領導的力邀之下,目前,正考慮前往上海或桂林設點。


江慶鐘表示,除了新莊和南港之外,台灣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大型的「足體養生會館」,特別是知名的度假區,由於來自休閒觀光飯店的邀請實在太多了,六星集足體養生會館目前已選定在墾丁找到大片土地,不排除在墾丁打造一個大型villa spa ,提供觀光客更多元選擇。


足體養生規模飆上百億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因應國際觀光客需求,足體養生會館也開始朝企業化經營,展開新一波重新洗牌,市場朝兩極化發展的趨勢也愈來愈明顯。


由於大多數足體養生館並未開立發票,實際營收無法統計。保守估計,全台約有上萬家的足體養生會館,每年產值約在近100億元。


隨著觀光客人數倍增,觀光周邊產業也跟著興起,提供按摩疏壓服務的足體養生館,更如雨後春荀般大量興起,成為觀光產業的當紅炸子雞。足體養生會館的投資門檻不高,這一波足體養生會館投資熱,比起當年的汽車旅館風潮,有過之而無不及。


看好足體養生會館前景,再加上本身需求,吸引不少投資客及旅行社老闆捧著大把現金投入,將過去原本由盲人經營的按摩市場徹底改頭換面。新一代的足體養生會館徹底改變這個產業生態,他們靠著豪華的硬體裝潢及自訓按摩師,大舉搶占市場。


國內足體養生產業,品牌眾多、收費和服務方式也不太相同。北部地區以六星集足體養生館的規劃最大,其他還有滋和堂、達摩動館、鄧老師、飛來發、沐錦堂及李炳輝等,中部地區也有金礦928等。業者表示,日本觀光團最喜歡去滋和堂,六星集則是以港澳及高階獎勵旅遊團為主,其他品牌則各自有配合旅行社,生意雖好,但有沒有賺到錢,可就見人見智。


至於收費標準,單純腳底按摩從600元起,按摩時間約40分鐘;如果再加上其他項目,如頭部、上半身或其他部份,費用約在2,000元左右。


面對大型連鎖店興起,中、小型店面生存也日益困難,小型店還可以靠鄰里的生意生存,但中型店可就不上不下,生存日益困難。


六星集鼓勵內部加盟員工感心


【經濟日報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足體養身產業培圳人才不易,為了兼顧「企業成長」和「員工發展」兩大需求,六星集足體養生會館將推出一套新的加盟制度,讓內部資深員工可以經由加盟達到創業目標。


六星集足體養生會館總經理江慶鐘表示,內部創業制度在國外並不稀奇,但在台灣則相當少見。目前,開一家腳底按摩店成本按坪數不同,約在600萬元,至1,000萬元左右。


六星集足體養生會館新規劃的加盟制度,將考選標準制內服務達三年(內含一年主管經驗)的員工,邀請他們開加盟店。員工只需付三成費用,其他七成由公司吸收。目前,六星級合格的按摩師傅月薪都在6萬元以上,讓他們支付三成費用,成為公司股東並不困難。


江慶鐘指出,除了可以加盟開店外,資深師傅成為加盟主後,仍然可以兼任六星級足體養生會館的營運主管,一起帶領六星級足體養生會繼續向前衝,表現良好的加盟主,將可以享有新地區的優先選擇權,公司願意將好地點,讓給他們開加盟店。


目前,已有許多資深員工主動詢問希望能加盟,但公司仍在進行細步的查核,希望能夠找到更適合的人選。服務業最重要的就是服務品質,只有好的服務才能得到客人認同。


直到現在,六星集足體養生會館還是不肯和特定旅行社簽約,一直維持一個人至少1,1001,800元的收費水平。不肯輕易開放外部加盟原因,就是擔心加盟主會為了業績和旅行社簽退佣的長期合約,一旦收費降低,師傅們賺得錢變少了,服務品質也會下降。

刮痧可以消暑、解熱、去疲勞嗎?該怎麼刮?

刮痧可以消暑、解熱、去疲勞嗎?該怎麼刮?

「刮痧是把不舒服的症狀刮出來,」長庚醫院中醫分院骨傷科主任楊哲彥簡單明瞭地說。

「痧」就是體內氣血淤積、阻塞,一旦「不通」,病症隨之而來。藉由刮痧可以排毒、去除淤積。

中華民國科學氣功學會理事長吳長新表示,若用現代的語言解釋,痧毒就是無法消化的食物、營養素,或無法排除的代謝廢物累積而來。

除了血液循環可能受阻外,體內還有許多液體的循環也可能受阻,如淋巴液、細胞外液、組織間液等。

刮痧就如按摩,可以促進體內液體的循環,避免阻塞,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建成由西方醫學的觀點解釋,一旦液體流動受阻,就容易產生慢性筋膜炎,會感覺局部肌肉僵硬。

其實,刮痧不只是退燒、消解體內暑氣,也不限於夏季使用,隨不同的穴位與經絡,影響不同反射區的健康,刮不同的部位就會有不同的效果。

例如,腰部經絡主腎,上背部主心肺功能,下背部則主肝膽脾胃。

而一般民眾最常刮的肩頸部位則是可以退燒、去暑、袪風寒的「頸三條」。這個部位居於頭、頸交界之際,若是緊繃,會造成全身氣脈不通,熱氣無法消散。

肩頸一鬆,全身鬆



也因此,「肩頸一鬆,全身鬆」,吳長新引用古籍記載解釋,刮頸三條,對去暑、放鬆緊繃的效果特別好。

首先是「督脈」,也就是中樞神經,由後腦杓最突出的枕骨一直到大椎穴。另外兩條經絡則是主風寒的「膽經」、「膀胱經」,由雙耳背面的高骨到肩膀。

刮頸三條不只緩解症狀,常刮這些經絡也可預防感冒。

刮痧的力道也會產生不同效果。「輕刺激是『補』、強刺激是『洩』,」吳長新解釋,一般民眾不知自己體質,拿捏不住該補該洩,就保持力道平均「平補平洩」。

陳建成也由按摩的觀點看刮痧,深層的按摩力氣可達肌肉、肌腱,淺層的按摩則僅止於皮下組織或是皮下組織到肌膜層之間,效果有別。

愈痛愈有效、愈黑愈有效?



但是,不管力道大小,刮痧並非痛才有效,更不應痛得呼天搶地。此外,也不是非得刮得傷痕又深又紫、甚至皮破血流才可罷手。

楊哲彥表示,有問題的部位刮痧才會較痛。而正常的部位紅得快褪色也快;反之,有問題的部位很慢才出現紅瘀,褪色速度也慢。

刮痧部位、力道若不對,出現的紅紅紫紫也只不過是微血管破裂的現象,不僅無效,還造成皮肉之傷。

其實,無論是否為穴位經絡部位,只要重複拍打、按壓,本來就會產生疼痛。

吳長新的經驗是,不健康的部位刮起來會感到不平滑,痛也只是「普通的痛」。而正常情況下,身體健康的年輕人,2~3個小時痧痕就會褪去,大部份的人最長一天內就消失了。

即使年紀大、病重的人,也是2~3天就消失,但是使勁刮、亂刮,一兩個星期可能都無法消去。

有些民眾也可能因刮不出痧而更使勁地用力,但是,除了方法錯誤外,刮不出痧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嚴重而不易刮出痧,吳長新說。

另有些接受錯誤刮痧的民眾,經歷死去活來的疼痛後感覺很舒服,就誤以為是刮痧奏效。其實是所謂「痛」而後「快」,是身體受到重大刺激後,正常的生理反應。

大痛忘小痛

陳建成解釋,身體一般由較細的神經纖維傳導疼痛訊息,但若因更大的外力刺激更粗的神經纖維,產生的訊息傳遞回大腦後,在一個被稱為「閘門」的地方,會改變訊號,讓身體忽略原來較小的疼痛(學理上稱為門戶控制理論)。

大力的刺激也誘使體內產生腦內啡(endorphin)而達到止痛的作用。這也可能是有些人接受一些大的外力刺激後反而覺得比較舒服的原因。

此外,刮痧的過程也可能使體內產生反應,血管擴張、止痛物質釋出也會讓刮完痧的人感覺舒服。不過,若是引起過度的發炎反應,可能就會造成反效果。

中醫師楊哲彥表示,刮痧的效果受個人健康狀況、體質、年齡、性別影響。刮痧對體質屬熱證和實證的人效果較佳。

此外,刮痧針對的是功能性的問題,對器質性問題效果有限。

功能性的問題如局部痠痛無力、頭暈頭痛、煩躁發熱、胸悶呼吸不順等等。而器質性疾病則是系統性疾病,如心臟病、肝病、腎臟病、神經系統疾病等等。

雖然可刮痧的穴位與經絡遍及全身,但一般人多半不是熟諳穴位脈絡的能手,也拿捏不準力道大小,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楊哲彥建議避免眉心到嘴角的三角部份,因為一旦刮破皮,感染容易禍延至腦部。



振興醫師陳建成也提醒,避免血管、神經豐富的區域,例如頸部腹面,或是缺乏皮下組織,肌肉與骨骼非常接近的部位,如鎖骨、脛前骨等等。因為 一旦方法錯誤,用力失當,可能刮傷表淺神經或微血管。此外,老年人血管中的硬化粥狀斑塊可能因過度用力而破裂,而演變成中風。孕婦、身體虛弱者,皮膚上有 感染、傷口,或患有傳染性疾病、心臟病、糖尿病、血友病、惡性腫瘤、骨傷等,都應避免。

刮完痧後也應注意保持刮過部位的清潔,避免刮破皮又造成感染,得不償失。此外,若是多人使用同一刮痧器材,更應注意消毒,預防傳染。

「刮痧如果了解原理、方法正確,絕對不會有問題,而且每個部位都可刮痧,」中華民國科學氣功學會理事長吳長新強調,要刮痧的人必須了解經絡,生理解剖,才是真正刮痧,不然就只是碰運氣。

如何正確、安全地刮痧,吳長新提供下列幾項要訣:

1.使用正確的刮痧器具

找邊緣鈍而圓滑的器具,避免擦傷皮膚。例如梳子背脊、瓷湯匙、刮痧板。厚度要適中,太厚刮不到痧,太薄易傷皮膚。寬度約成人手掌寬度,易於抓握,也利於使力。

2.角度、力道、方向正確

將刮痧板與皮膚成90度角,垂直下壓,單方向刮。力道由輕漸重,就不會痛,不會受傷。一次大約刮5~10公分即可,刮到顏色不再變,就可停止。

3.塗抹潤滑物品

可在刮痧前塗抹潤滑物品,如水、綠油精、萬金油、嬰兒油等等。或是使用含紅花、川芎、當歸等配方的刮痧膏。

(審稿專家: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內科主任 程惠政)

頸三條



一般民眾最常刮的肩頸部位是可以退燒、去暑、袪風寒的「頸三條」。

1.是「督脈」,也就是中樞神經,由後腦杓最突出的枕骨一直到大椎穴。

2.3.條經絡則是主風寒的「膽經」、「膀胱經」,由雙耳背面的高骨到肩膀。

使用正確的刮痧器具:找邊緣鈍而圓滑的器具,避免擦傷皮膚。例如梳子背脊、瓷湯匙、刮痧板。厚度要適中,太厚刮不到痧,太薄易傷皮膚。

1. 太厚刮不到痧

2. 太薄易傷皮膚

3. 多用途

4. 寬度約成人手掌大, 易於施力

2002/08 康健雜誌 45期  文.顧景怡